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辐射类)20200723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0年7月23日—2020年7月30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cqhaqc@163.com,传真:88754137,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252号,邮编:401147。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质子中心项目 | 重庆市万州区经开大道188号 |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有限公司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在医院北侧预留地块建设质子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16758m2,总建筑面积28772.98m2;主体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三层),由东、西两部分区域组成,西侧为质子治疗区(2F/-1F),东侧为放射治疗区(2F/-1F,局部3F)。 质子治疗区拟使用2套质子治疗系统(Ⅰ类射线装置)、2台移动CT(Ⅲ类射线装置)和4个X射线管(Ⅲ类射线装置)。放疗治疗区内放射科拟使用3台电子直线加速器、1台螺旋断层治疗装置、1台射波刀共5台Ⅱ类射线装置、2台模拟定位CT(Ⅲ类射线装置)和1台后装治疗机(含1枚Ⅲ类放射源Ir-192)和;放射性药物制备区域拟使用1台制备PET放射性药物的回旋加速器(Ⅱ类射线装置),设1个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核医学诊疗区域拟使用2台PET/CT、2台SPECT/CT(Ⅲ类射线装置)和1台PET/MR,设1个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核医学治疗区拟设1个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 | (1)大气环境: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少量废气包括放射性废气和含O3和NOx等有害气体,经各自独立通风系统引至建筑物顶排放,其中放射性废气经过滤后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项目运营期产生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产生量54.996m3/d、2.0万m3/a。其中放射性废水3.4m3/d。项目采用污污分流,放射性废水进入衰变池处理,经衰变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总β不大于10 Bq/L,相关核素满足《GB18871-2002》中单次排放限值1ALImin和单月排放限值10ALImin,并且每次排放后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进行冲洗排入医院一期工程的污水处理站处理。 (3)声环境:运营期建项目产噪设备主要为中央空调冷却塔、管道风机、壁挂式流风机、柴油发电机、水泵房等动力设备,59~90dB(A)。通过隔声、减震等措施,并经距离衰减,项目场界噪声昼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 (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分类收集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放射性医疗废物、活化部件等,均暂存衰变,满足核素清洁解控要求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并建立放射性固体废物台账;废旧放射源返回厂家或者送贮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5)电离辐射:辐射工作场所、机房屏蔽四周墙体、迷道、顶棚、地板均为足够厚度的混凝土结构;机房防护门厚度满足屏蔽防护要求;送排风管道、电路管线穿墙布置均采用曲路设计,穿墙管线入口和出口处均进行屏蔽补偿,能够有效控制管线孔的辐射泄漏。采取安全、冗余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包括门机联锁、门禁控制、清场搜索、急停按钮、固定式辐射监测报警仪及声光报警器等防护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状态指示灯、视频监控与放射性警告标志、中文警示说明,有效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严格分区管理,核医学非密封源工作场所人流、物流(废物)相对独立。所有辐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通过辐射安全考核后上岗。 (6)环境风险:工作人员进入治疗机房内部工作时随身佩戴有效的剂量报警仪,撤离治疗机房时应清点人数,出束期间一旦发现有人员滞留在机房内,就近按下急停按钮;做好设备稳定性检测和状态检测,使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采取定期检查冷却水系统运行情况,确认泄漏测量系统的有效性,防止误操作造成的冷却水泄漏事故;加强含源设备安全管理,制定后装治疗操作规程,全面加强机房安全保卫措施,严防放射源失控;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核发企业投资备案证(项目代码:2018-500101-83-03-048387 | 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 第4号)要求进行了公众参与,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提出反对意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