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

图片
关怀版
首页>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

重庆市环保局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日期: 2018-07-12
字体:

7月12日上午,重庆市环保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卫发布了市环保局污染防治攻坚战六个标志性行动主要内容,市环保局生态处负责人就《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解读,各业务处室(单位)相关负责人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主持人:大家好!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我局开展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六个标志性行动。下面,请陈卫副局长发布行动相关情况。

陈卫: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重庆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动员大会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市环保局制定了《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全面启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重点将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6个标志性行动,现将行动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推进劣Ⅴ类流域和不达标流域整治

为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我局将推进劣Ⅴ类流域和不达标流域整治攻坚战专项工作。

主要工作措施包括,一是开展全面“体检”,对纳入市级监测的劣V类河流和纳入国家、市级考核的不达标河流,设置约1100个监测断面,逐个流域开展全面系统的监督性监测和污染源排查,全面掌握该流域干支流水质总体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流域污染源解析,形成“一个流域一张图”,有的放矢提出整治措施。二是配合市河长办和市级河长制各牵头部门,指导区县完善“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三是强化过程管理,每月开展水质监测,开展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调度,不定期开展现场抽查,向社会公开区县水质情况排名,对整治进展滞后的区县进行通报。四是将劣Ⅴ类流域和不达标流域整治纳入环保考核体系。对水质改善目标有差距的区县,移交市环境监察办进行约谈、挂牌督办、区域限批、追责问责等。

通过该行动,力争2018年底前,基本消除长江支流劣Ⅴ类断面,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到88.1%。

二、实施餐饮油烟整治

据调查,全市工商注册登记餐饮业由2013年的10万余家增至2017年的15万余家,有90%以上餐饮企业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餐饮油烟污染成为投诉热点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制约因素。2017年餐饮油烟扰民投诉4997件次,较2013年上升50%。餐饮油烟对我市大气中PM2.5贡献占比五年间由10%上升到14%,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在夏季高温天气还会导致臭氧超标。为此,将启动餐饮油烟污染整治标志性行动。

此次餐饮油烟整治对象为,全市行政辖区内餐饮业(包含餐饮服务单位和排放油烟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企业食堂及公共机构食堂。整治措施包括加强新增餐饮服务项目管理、清理整治违法违规餐饮服务项目、加快现有餐饮油烟治理、推动公共机构示范整治。整治工作计划今年内完成1500家规模以上餐饮业、企业食堂和700家公共机构食堂的油烟治理或提标改造。

通过该行动,将切实提高我市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水平,减少油烟扰民,实现达标排放,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三、深化固体废物排查整治

为深入推进“清废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倾倒长江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高发态势,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切实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将组织开展固体废物污染整治标志性行动。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举一反三、开展自查。7月,在前期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清废行动2018”的基础上,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重点湖泊的沿岸为重点区域,各区县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全面排查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和堆存行动。二是现场督查、限期整治。8月至11月,市环保局会同市城管、水利、卫生计生等部门组织对各区县“清废行动2018”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情况及“举一反三”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核查,重点核查是否制定整治方案、是否限期完成整治、是否开展溯源调查、是否实施处罚问责、是否落实信息公开等情况,并根据整改成效和核查意见决定是否对问题销号。

通过该行动,全力推进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打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切实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四、集中开展噪声污染防治

为深入推动我市“宁静行动”,全力打好噪声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解决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机动车鸣笛噪声污染扰民问题,改善全市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将开展2018年“宁静行动”噪声污染防治标志性行动。

重点开展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由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城乡建委牵头,组织全市各级有关单位建立夜间建筑施工噪声联防联控机制和日常巡查机制。每月至少集中1至2天开展一次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联合执法行动,曝光一批群众投诉强烈的违法建筑工地及施工单位,每两个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严重的开发商、施工单位进行约谈。区县参照市级层面作法,开展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联合执法行动。市环保局将对全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开展倡导全民共治交通鸣笛、创建宁静机关(学校)活动,市环保局将配合市教委、市公安局、市交委、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局等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不乱鸣笛”公众宣传活动,形成交通鸣笛全民共治态势。具体将完善机动车禁鸣区划定、标识设立和禁鸣宣传,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开展禁鸣区违规鸣笛执法检查;在出租车、公交车、客运车行业内开展“不乱鸣笛”倡导活动,加强噪声污染严重的机动车辆维护保养和淘汰更新力度;在全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建设“宁静机关”“宁静学校”活动。全市环保部门做好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监测和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等技术配合工作和统筹协调工作。

通过该行动,切实解决和消除一批群众投诉强烈的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打赢噪声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全市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五、专项核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

去年5月以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总体推进有力、有序、有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整改方案明确的37项措施完成33项,115个具体问题完成95个。为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019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的部署要求,拟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专项核查标志性行动。

核查工作主要围绕“五个到位”开展核查,即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具体问题是否解决到位、举一反三是否跟进到位、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到位、整改责任是否压实到位。将从3个层面开展核查,即组织自查、全面核查、重点督察。核查将突出4方面重点,一是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数字整改”“文件整改”等问题,发现一起、严处一起、曝光一起、追责一起,决不留情面、决不姑息手软。二是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三是重点督办中央环保督察我市期间交办的1824件环境投诉举报,以及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四是重点督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及严肃责任追究情况。同时,将按照曝光一批、问责一批、督办一批、通报一批“四个一批”原则强化核查结果运用。

通过该行动,对各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以及各区县的整改情况进行总体“盘底”、全面“体检”和逐一“过称”,全面摸清真实整改情况,强力传导整改压力,督促整改任务落地落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六、全面打击自动监控数据造假违法行为

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击自动监控数据造假违法行为,将开展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执法标志性行动。

7月、9月、11月,将组织10个检查组,分三次对纳入今年生态环境部考核基数的废水、废气和污水处理厂中的100家企业开展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执法专项检查,每次检查为期一周。重点将查看自动监控平台数据,检查现场端自动监控设备是否符合国家建设规范要求,检查排污口采样设备,查看参数设置及验收资料档案,调阅运行维护记录和企业流量及排放量,快速判定设备测量的准确性等。严肃结果运用,一经发现有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违法行为,将依法依规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做出处理。涉嫌自动监控数据造假的,将立即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通报。对涉事的运维单位、设备厂家向社会曝光,纳入自动监控行业黑名单和不诚信单位名录。

通过该行动,形成企业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良好风气,确保自动监控数据真实准确,为全市环境管理发挥大数据分析、预警和哨兵作用。

为积极营造污染防治攻坚战好氛围,我局将不断加强重大信息发布、重要政策解读和重大事件报道,并在双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此外,还将组织开展“环保公众开放”等系列社会宣传活动,支持社会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持续引导和推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凝聚环保共识。

朋友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努力夺取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让城市乡村天蓝地绿水清,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请生态处负责人解读《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处:2018年7月2日,市政府发布《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渝府发〔2018〕25号)。为了便于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情况,形成全社会共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良好氛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得牢、守得住,现就《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意义、出台背景、划定过程、划定结果、管控要求、实施措施等作如下解读。

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意义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的重要举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将有效促进全市人口和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国土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一是将森林、河流、湖泊、草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系统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强化了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二是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保护,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突出生态问题的恶化。三是将饮用水源地、三峡库区消落区以及长江、嘉陵江、乌江重点水域和岸线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有效保障了库区水环境安全,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四是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二、生态保护红线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保护红线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对于生态红线,全党全国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提出严格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筑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各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国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工作,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土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更加完善。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2017年5月,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以下简称《划定指南》)《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技术审核规程》《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督导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相关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划定原则和相关技术要求。2017年7月24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贯彻落实《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仅作为一项业务工作,也要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

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

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列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年度任务予以重点推进。成立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部门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协调工作机制,组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协调,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顺利开展。先后5次召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相关会议,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分管市领导专门听取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汇报并作出指示、批示。

根据《若干意见》和《划定指南》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判定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了我市生态保护的重点类型和重要区域,明确了我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石漠化等极敏感区域的分布范围,全面梳理了各级各类保护地情况,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国家级和市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国家一级公益林、三峡库区消落区非城区段等其他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形成了《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先后4次征求区县和相关市级部门意见,并与40个区县政府(含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面对面会商、逐一对接,充分吸纳区县和部门的意见建议,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同时,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进行充分衔接,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衔接工作,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落地准确、边界清晰。

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结果

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2.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2%。包含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石漠化五大类型。按主导生态功能分为渝东北低山丘陵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大娄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方斗山-七曜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武陵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渝西丘陵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方斗山-七曜山水土流失生态保护红线、秦巴山区水土流失生态保护红线、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生态保护红线、方斗山-七曜山石漠化生态保护红线、武陵山石漠化生态保护红线12个片区。

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市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以及主城“四山”地区,构建了以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武陵山四大山系生态屏障和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水系生态涵养带以及各级各类禁止开发区(即“四屏三带多点”)为骨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多层次、网格化、结构和功能完善的生态空间体系。确保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其他各类保护地得到有效保护,逐步提升全市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功能,构建和完善全市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和维护全市生态安全底线。

五、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

根据《若干意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履行好保护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指导协调、日常巡护和执法监督,共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相关规划要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时进行调整。空间规划编制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基础,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因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需要调整的,由省级政府组织论证,提出调整方案,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因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勘查需要,在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后予以安排勘查项目。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

六、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措施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为落实好《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下一步我市将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政策机制,明确地方和部门责任,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有效维护全市生态安全。

主持人:最后,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

华龙网记者:请问《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正式发布以后,我市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来贯彻执行?

生态处:为了确保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能够画得实、守得住,我们接下来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共同推动全市上下共建、共守、共护生态保护红线。二是加快推进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设立界碑界桩,将生态保护红线由“图上”落到“地上”,成为一条实实在在的红线,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三是加快推进《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文本起草、意见征求、专家论证等工作,待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出台后,及时修改完善并印发实施,作为我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制度基础。四是加快监管平台建设,同时组织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及实地核查工作,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五是加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形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制度体系。

重庆之声记者:请问在水污染整治标志性行动中提到的劣V类河流和不达标河流目前现状如何?

水处:这些河流现状水质都不容乐观,距离考核目标有较大差距。市里已督促相关责任区县按照“一河一策”要求,编制了整治方案,正在加快推进整治。而明天上午,市里也将在大足区濑溪河流域召开“重庆市劣V类河流和不达标河流整治现场工作会”,将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流域治理,力争尽快取得实质进展。

中国环境报记者:请问我市开展餐饮油烟治理的背景是什么?在本次大气污染防治标志性行动中,对于餐饮油烟的整治标准是什么?

大气处:经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期开展的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餐饮油烟对我市大气中PM2.5贡献占比五年间由10%上升到14%,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在夏季高温天气还会引发臭氧超标,有害公众健康。全市工商注册登记餐饮业由2013年的10万余家增至2017年的15万余家,部分餐饮业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施,2017年市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受理环保投诉中,餐饮油烟扰民投诉4997件次,较2013年上升50%。餐饮油烟已成为改善空气质量的制约因素和环保投诉热点。加强对餐饮油烟开展的整治工作既是持续改善我市空气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根据《重庆市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本市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应达到以下标准:一是手续(涉及工商、食药监、环保等)齐备。二是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者采取其他污染防治措施,处理后的油烟全部接入专用烟道,厨房内无其他散排口;专用烟道经现场检查无跑冒滴漏现象。三是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或者其他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经处理后烟气中油烟、非甲烷总烃等指标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四是油烟净化设施定期清洗和维护,其他污染防治措施定期维护,并建立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