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绿水青山,助力高质量发展!曲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经济增速全省第一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委召开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靖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筑牢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2021年达3394亿元、是2012年的2.5倍;2021年经济增速全省第一。
强力攻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石松介绍,曲靖地处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守护好这方绿水青山责任重大。近十年来,曲靖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攻坚、综合施治,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为云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了积极贡献。
污染防治攻坚有力有效。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整改率达97.6%,PM2.5浓度下降至23微克/立方米,美丽河湖数量全省第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终期考核获评省级优秀,成为曲靖污染治理力度最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多、取得成效最好的时期。
生态治理修复扎实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石漠化治理180.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68.2万亩、水土流失治理651.8万亩,完成造林面积354.8万亩,珍稀土著鱼类保护等工作成效亮相COP15。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坚决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累计淘汰工业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1997万吨,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6.8%,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三措并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曲靖市副市长普利锋介绍,曲靖的国家生态功能定位为珠江、长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近年来,曲靖市委、市政府着力抓实三方面的工作,筑牢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守护生态美丽家园。持续推进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推行绿色施工和扬尘精细化管控,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扎实开展以城乡黑臭水体、劣V类断面等为重点的水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等重点流域治理。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重金属重点防控区环境综合整治。自2015年开展自动监测以来,曲靖中心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61.9%和5.5%;河(湖)长制连续4年考核居全省前列,省级美丽河湖数量居全省第一,长江流域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珠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III类以上,确保了“一江清水出曲靖”;积极探索对重金属污染土地进行光伏发电开发利用,实现了环境治理与脱贫致富“双赢”。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城乡绿化攻坚、农村增绿、造林绿化等专项行动,2021年底,曲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5%,比2011年底提高了9.5个百分点,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进煤炭、钢铁、化工、焦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等绿色新兴产业,投产、在建硅棒及切片产能已达80GW,已形成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风机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4家企业38种产品。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严控环境风险隐患。以历次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为线索,全面系统排查整治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启动实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三年行动,到2023年底,基本解决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并有效防控潜在风险隐患。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制度,深入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建成“智慧环保”平台,环境监管步入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功创建两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101个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
普利锋表示,从今年开始,曲靖市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行动,全面部署实施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督察问题整改、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加强生态示范创建等5个方面共33项重点任务,系统谋划构建“1+8”行动计划体系,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去存量、控增量,生态环境建设能力补短板、提水平。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行动,将有效推动曲靖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