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

图片
关怀版
首页>政务公开 > 国内动态

砥砺奋进决胜攻坚 锦绣山河绿意盎然

日期: 2021-06-27
字体:

 谢云凡是河北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中的一员,一次大气污染夜查行动结束回家的路上,抬头看见的满天星辰让他至今难忘。他想,这样的日子要是越来越多该多好。

  如今,这个心愿已成为现实,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生态环境“颜值”普遍提升。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从1972年北京官厅水库发生水污染事件后实施我国第一项治污工程,到全面实施“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以及“两区”(酸雨污染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治理工程,再到打好打赢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加大,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祖国的山山水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坚持系统观念,全方位推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0年,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7.5%,天津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0.0%,河北省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8.5%。

  蓝天得来实属不易。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压力即为动力。污染防治攻坚战七项标志性战役和四个专项行动全面展开,从根本上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蓝天保卫战坚持科学溯源、精准施策,从消除重污染天气到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攻克一个个难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相继实施,“一市一策”、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整治“散乱污”、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落地见效。截至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

  28个科研团队、1500名专家团队点对点进驻28城,最终摸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

  连续4年组织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次、影响范围、污染程度都有了大幅度降低。

  ——碧水保卫战强化水陆统筹、河海兼顾,从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到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实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相继印发。通过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等部署,到2020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相比2015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部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6.2%,10638个农村“千吨万人”水源地全部完成保护区划定。

  开展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

  ——净土保卫战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接连出台。六大先行区探路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2020年,超额完成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的目标任务。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

  洋垃圾被彻底拒于国门之外,2017年以来,我国累计减少进口固体废物约1亿吨,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目标相继实现。“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走向“深入”,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减污降碳协同并进,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推进。这不是简单的自然要素增添,而是治理思路的转变,生态环境要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以三江源为起点,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

  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第一批10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1.18万处,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172.8万平方公里。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稳步推进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建设。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推进。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持续开展40余年,每年造林面积1亿亩以上,我国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稳步推进。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自发布以来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整。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许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生存状况不断改善。

  全国各地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整体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有效克服了生态环境治理“碎片化”问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坚持统筹谋划,全地域治理,扫盲区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不论是召开会议还是现场考察,都一再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攻坚克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走向联防联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升级为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组长;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统一调度。

  ——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试点完成,生态环境部向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交办了入河排污口清单,指导并推动地方解决突出排污问题,长江流域排污口整治全面启动。

  江苏省南通市先后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湖北省武汉市复绿长江沿线两岸土地788.13万平方米,恢复自然岸线30余公里。

  ——黄河流域各省份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生态环境部与山西、甘肃、青海3省12个相关地市,通过“三级排查”加“六轮质控”建立入河排污口“一张图”“一本账”。

  宁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行动,河南启动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督察,上下游、左右岸共同发力,推进黄河治理。

  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在城市,农村是薄弱环节。补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短板,对保障城乡居民“水缸子、米袋子、菜篮子”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开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累计完成15万个建制村环境整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把种植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作为治理重点,夯实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截至2020年底,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我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均较2007年明显下降。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海域辽阔、岸线漫长。目前,全国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仍然突出,但海洋污染防治工作一直在扎实推进。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对所有入海排污口实行“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对1.8万余个排污口按照“一口一策”的原则,实行排污口的规范管理和整治销号制度 。2020年,渤海入海河流劣Ⅴ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

  ——“美丽海湾”建设如火如荼。宁波整治修复海岸线110.7公里。河北省拟利用三个“五年规划”分类有序推进“美丽海湾”的建设与保护工作。

  大到一个区域,小到一个村庄,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田上地下、林草内外、沙漠表里、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流域上下游等都纳入到生态环境治理的范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全地域推进。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过程治理,不断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悠悠夏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十字港河,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呈现眼前。然而,十字港河水质曾长期处于劣Ⅴ类。变化来自于拱墅区全面启动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水环境质量实现突破。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一个窗口,折射出末端治理作为污染物外排最后一道关卡的重要作用。

  ——排放主体要求更严。

  用排污许可证管住污染企业。目前,我国已经实现273.44万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排污登记236.52万家,管控废气排放口300.11万个、废水排放口288.62万个。

  ——排放标准逐步提高。

  重污染行业排放标准不断完善,重点地区排放要求逐渐加严。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执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值,行业、区域进一步扩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20年,全国共计新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3.9万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90亿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97.08%。237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共1183座。

  环境问题仅靠末端治理是不够的,还要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减轻末端治理压力,降低治理成本。

  ——技术创新注入绿色活力。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减轻污染的重要手段。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为解决硫酸生产装置的酸雾治理难题,自主研发处理装置,实现了酸雾超低排放,为国内硫酸行业提供可借鉴经验。

  ——清洁生产助力节能减排。

  清洁生产将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河北省强化白洋淀流域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在酿造、制药、印染、纺织、制革、造纸等6个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基础上,逐步开展其他行业涉水企业清洁生产改造。

  ——超低排放工作稳步开展。

  2019年,首钢迁钢公司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钢铁企业。这背后,是一项涉及全国399家钢铁企业,10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在内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涉及企业清洁运输及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全链条减排,预计可以分别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61%、59%和81%。

  过程管控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想根治污染痼疾和生态破坏,需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管控,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治本之策。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破解结构性污染困局。

  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期间,全国化解钢铁产能约2亿吨,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

  能源结构调整破解“一煤独大”困局。清洁能源替代改变了华北平原2500余万户居民的采暖方式。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让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柴油货车纳入攻坚范围,机动车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不断推进。

  ——“三线一单”为发展提供绿色标尺。

  截至2019年底,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成果已经开始实施,其他19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线一单”编制取得初步成果。各地发展有了绿色标尺。

  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积极探索发挥“三线一单”成果在产业布局优化、规范园区管理等决策中的战略引导作用。重庆等地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工作充分衔接,实现生态空间管控深度融合。

  污染防治思路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提高了治理效率,有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生态环境保护迎来新目标新任务。我们要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永驻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