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

图片
关怀版
首页>互动交流 > 回应关切

市生态环境局“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日期: 2022-07-01
字体: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保经济就是保民生,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经济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迅速组建市生态环境局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班,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以优化环评服务为抓手,出台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局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现场调研,推动问题落实解决,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环评配套政策

一是大刀阔斧深化环评审批改革进程。全面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告知承诺制,在2021年扩大适用建设项目类型至44大类100小类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审批流程,今年又推新举措,环评文件受理即发出《批准书》,真正实现环评审批“立等可取”。坚持“放管服结合”“分类精准下放”,95%的审批权限下放区县。继续执行《重庆市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建设项目名录》24大类78小类涉及项目免于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二是着力行政服务提质增效。落实各行政审批不互为前置的要求,可带条件审批重大项目。在“渝快办”政务平台,上线环评及排污许可“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应设尽设行政权力事项全部覆盖。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去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109个项目环评文件共节约481个工作日。目前,我局正在制定排污许可证靠前服务,推动企业加快投产形成有效产能的文件,排污许可审批也有系列提质增效、助企纾困措施。

三是采取创新举措力促项目落地。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十四五”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我市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6个城市之一,在优化环评分类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印发《重庆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实施方案(试行)》。推行环评“打捆”审批,同一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类项目,以及在同一工业园区(集聚区)内的家具制造、计算机制造等同一类工业项目,且均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在明确相应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打捆开展环评审批;在“渝快办”上线“建设项目选线选址环境准入自助查询系统”APP,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享受审批“绿色通道”,即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

二、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市重大项目环评工作。建立2022年百项重点关注项目环评审批推进情况台账、重大项目进展台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环评进展台账,实施动态更新,常态化调度,促进全市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2022年全市114项重大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89项,其余25个未审批项目中,13个项目处于前期阶段、12个项目正在编制环评文件。

二是牵头建立各区县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环评台账,强化对各区县环评审批指导,推动项目及早落地。

三、抓实落细惠企措施

6月9日,我局出台了环评带条件审批等生态环境系统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十一条政策措施,从优化监管保生产、优化审批助落地、创新服务促招商、创新绿色金融强发展等四方面,进一步促进稳住经济大盘措施落实落地。

除了这十一条措施,今年以来,为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稳增长措施,我局已出台了50余条惠企政策并推进落地落实。

一是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为保障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印发《重庆市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十条惠企措施》,为企业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87亿元,帮助企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积极指导企业通过低排放减交环保税,促使企业主动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印发《优化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积极服务企业八项措施》,深化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优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程序,较之前至少缩短1个月审批时间。优化提升重难点危险废物收运处置保障能力,支持铝灰等利用处置能力短缺项目先行开展收集贮存服务,将在2022年底建成38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和应急处置设施;印发《优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服务八条惠企措施》,推行小方量污染地块自主修复。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加速对修复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为招商引资项目更快腾出建设空间。

二是优化执法监管。进一步深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扩大执法正面清单企业范围,今年共3011家企事业单位纳入,较2021年增加12.2%。印发《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对15项轻微违法行为制定免罚规定。同时,今年以来同意了12家企业延期缴款申请,涉及行政处罚金额223万元。此外,强化审慎包容监管,对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差异化监管,帮助企业整改。

三是助推绿色转型发展。抢抓气候投融资试点机遇,会同两江新区向国家上报首批10个、总投资75亿元的低碳项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环境要素资产化,会同人行重庆营管部出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指南》,助力碳配额资产化,赋予碳配额金融属性。建好用活“碳惠通”,截至今年5月底,“碳惠通”累计交易重庆自愿减排量284万吨、6222万元。

记者朋友们,全市生态环境局系统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认清当前经济形势下面临的困难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务实担当、积极作为,在稳住经济大盘大局中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