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开户,手机赌博官网

图片
关怀版
首页>互动交流 > 回应关切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2年第三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日期: 2022-03-25
字体:

近日,按照《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试行)》和《2022年重庆市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发布计划》工作安排,重庆发布了2022年第三批共8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擅自转移危险废物、未按排污许可规定排放污染物、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信息公开、扬尘污染、餐饮油烟超标等问题。

本期案例有三个特点。一是生态环境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六稳”“六保”,服务企业发展。8个案例中,有2个案例依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通知》不予处罚,如重庆小康汽车部品有限公司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重庆华融铝业有限公司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不予处罚案;有2个案例从轻处罚,如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方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案、重庆再均餐饮有限公司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案。二是深入贯彻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查处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方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案、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口数量与排污许可证规定不符案。三是继续保持对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严格打击的高压态势,依法对陈某兰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案作出行政处罚并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

下一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科学统筹执法资源,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案例一

陈某兰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依法被处罚10万元

【案情简介】

2021年10月15日,巴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接镇街反映:暂存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红旗村1社的铝灰失踪。经调查,陈某兰将该铝灰转移至沙坪坝区新桥村金竹沟组,构成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巴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罚款10万元,并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

【调查处理】

2021年10月15日,巴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镇街反映称暂存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红旗村1社的铝灰失踪。其后会同沙坪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村金竹沟组的重庆市沙坪坝区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新桥分公司库房进行检查,检查发现该库房堆放有10余吨铝灰。案涉铝灰是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红旗村1社废铝加工作坊产生的,该作坊经营者罗某由于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经检察机关批准由重庆市綦江区公安局采取强制措施。其后,罗某配偶陈某兰因作坊房屋租赁合约到期,在未经生态环境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将作坊内铝灰转运至沙坪坝区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新桥分公司库房内。巴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陈某兰依法罚款10万元,并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同时在巴南区及沙坪坝区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下陈某兰按要求将铝灰交有资质的公司进行了处置。

【案件启示】

一是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全过程必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本案当事人未按照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擅自将铝灰转移,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提醒相关企业应大加重视程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将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切莫触犯法律底线。

二是强化网格化监管,区域高效联动,及时妥善处置环境问题。巴南区南泉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在日常巡查发现疑似环境违法行为,第一时间上报区生态环境局,巴南区及沙坪坝区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联合执法检查,迅速锁定转移危废的去向,并及时指导当事人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减轻危害后果,保障辖区环境安全。

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取证

案例二

重庆小康汽车部品有限公司轻微违法行为及时整改不予处罚

【案情简介】

2022年1月25日,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重庆小康汽车部品有限公司进行执法监测,监测报告显示该公司焊接站房排口废气中颗粒物实测浓度平均值超过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许可限值0.04倍。鉴于该公司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并已及时整改,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不予行政处罚。

【调查处理】

2021年11月17日,根据工作安排,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重庆小康汽车部品有限公司进行执法监测。监测报告显示该公司焊接站房排口废气中颗粒物实测浓度平均值为104毫克/立方米,超过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许可限值0.04倍。鉴于该公司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整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通知》(渝环规〔2021〕6号)的规定,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不予行政处罚。

【案件启示】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自2021年7月15日修订实施后,“首违不罚”“轻微不处罚”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该法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2021年10月23日,我市生态环境领域《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情形清单》正式施行,对首违不罚”“轻微不处罚”的情形和程序进行了细化,为案件办理提供了执法指导。

二是环境执法与帮扶企业有机结合。执法中既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予以警示,同时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到营商环境的优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双赢,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充分考虑并结合该公司具体的违法情节,对其轻微超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局进行执法监测

案例三

重庆华融铝业有限公司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但及时整改不予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1年10月28日,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检查发现重庆华融铝业有限公司作为2021年綦江区重点排污单位,未及时依法向社会如实公开环境信息,构成环境违法行为。该公司依承诺在检查发现之日起10日内完成了整改,重庆市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不予行政处罚。

【调查处理】

2021年10月28日,重庆市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检查发现重庆华融铝业有限公司作为2021年綦江区重点排污单位,未及时依法向社会如实公开环境信息。该公司依承诺在检查发现之日起10日内完成了整改,考虑到其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重庆市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通知》(渝环规〔2021〕6号)的规定,对重庆华融铝业有限公司不予行政处罚。

【案件启示】

一是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柔性执法工作机制,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依法处罚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本案充分考虑并结合该公司具体的违法情节,对其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环境危害后果的行为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二是“免罚”并不等同于“免责”,本案虽适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有关事项的通知》,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通过提醒、教育等柔性方式指导督促企业积极主动整改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重庆华融铝业有限公司

案例四

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口数量与排污许可证规定不符依法处罚7万元

【案情简介】

2021年5月25日,长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焊接车间有新增焊接设备,同时增加了焊接烟气排放口,构成污染物排放口数量与排污许可不符的违法行为,长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罚款7万元。

【处罚情况】

2021年5月25日,长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焊接车间有新增焊接设备,同时增加了焊接烟气排放口。后经提取《排污许可证》并现场调查询问,认定该公司存在污染物排放口数量与排污许可不符的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7月1日,执法人员现场复核发现,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实际存在11个排放口,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的7个数量不符。长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罚款7万元。目前,该公司排污许可证正在申请更换过程中。

【案件启示】

一是《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标志着排污许可制度从部门规章正式上升为行政法规,细化了企业违反排污许可规定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彰显了排污许可作为环境监管执法的重要方式,将污染物排放治理的责任切实回归企业本身,助推企业强化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二是排污许可是企业排污的“身份证”,从根本上厘清企业产生污染物、产生环节、产生的量及排放浓度等问题,当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时,企业应及时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始终保持排污许可证许可内容与实际生产排污情况的一致性。

企业新增焊接设备和焊接烟气排放口

案例五

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方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依法处罚2万元

【案情简介】

2021年6月8日,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工人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在焊接操作台作业,擅自在车间开放区域焊接作业导致焊接烟尘废气散排,构成污染物排放方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依法对其罚款2万元。

【调查处理】

2021年6月8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焊接车间内有工人在车间开放区域进行焊接作业,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在焊接操作台作业,导致焊接烟尘废气散排,违反《排污许可证》规定的焊接烟尘通过法定废气排污口排放。执法人员现场调取了该公司的《排污许可证》为证,并对相关人员调查询问,查明该单位污染物排放方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违法事实。鉴于该单位积极整改,优化焊接烟尘废气排放管理,对开放式焊接作业区废气收集集中排放,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该单位依法从轻处罚2万元。

【案件启示】

一是《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第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有力举措。排污许可证不是简单的“排污凭据”,更是企事业单位在生产运营期接受生态环境部门实施监管应当遵守的主要法律文书,企业要落实按证排污的责任,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确保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

二是企事业单位应当全面落实治污主体责任。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在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中,落实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尤为重要。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强化学法守法意识,自觉加强日常管理,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法人员现场检查重庆海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案例六

重庆冠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落实扬尘防控措施依法处罚4万元

【案情简介】

2022年1月3日,合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办事处高枧村三社开办的建筑石料用石灰岩整合矿山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项目1号产品库房上下料时喷淋未开启,露天贮存的机制砂未采取围挡、遮盖等控尘措施,构成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违法行为。合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罚款4万元。

【调查处理】

2022年1月3日,重庆市春季大气强化帮扶组在合川区巡查时发现重庆冠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粉尘控制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线索。接问题线索后,合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公司在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办事处高枧村三社开办的建筑石料用石灰岩整合矿山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项目1号产品库房正在进行上下料,库房门帘的喷淋未开启;2号和3号产品库房之间空地露天贮存有占地约600平方米、高约5米的机制砂,开采区的空地露天贮存有占地约800平方米,高约12米的机制砂,未采取围挡、遮盖等控尘措施。合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罚款4万元。

【案件启示】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严格执法并指导企业落实控尘措施。针对重庆市春季大气强化帮扶工作中精准指出的问题,合川区生态环境局及时指导问题企业完善控尘措施并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有效强化辖区涉气企业监管,提高企业大气管理水平。

二是伴随对环境整治要求的逐步提高,矿山生产制造造成的扬尘污染成为危害空气质量指数的重要因素,矿业企业积极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查找存在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做好扬尘控制工作。

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石灰岩整合矿山项目

案例七

重庆宏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依法处罚3万元

【案情简介】

2021年11月14日,重庆宏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焊接工人擅自将焊烟收集台上方塑料挡板移开,致使焊接废气未完全收集治理,构成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沙坪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该公司罚款3万元。

【调查处理】

2021年11月14日,接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交办“重庆宏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焊烟收集设备废气收集不全,有散排现象,焊接间挡板未使用”问题后,沙坪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立即对该单位执法检查。经核实,该单位焊接工人为方便操作电杆内钢筋焊接作业,擅自将焊烟收集台上方塑料挡板移开,致使焊接作业时产生的焊接废气未完全收集治理,部分焊接废气散排。该公司构成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违法行为,沙坪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该公司罚款3万元。

【案件启示】

一是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起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对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及日常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查找、正视、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

二是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环节,应推动重点行业深度治理,进一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及日常管理水平。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做到达标排放。

重庆宏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案例八

重庆再均餐饮有限公司油烟轻微超标及时整改轻微处罚5千元

【案情简介】

2021年7月29日,重庆再均餐饮有限公司排放餐饮油烟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17.8毫克每立方米,超过《重庆市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859-2018)规定限值的0.78倍,构成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违法行为,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罚款5千元。

【调查处理】

根据群众投诉举报线索,2021年7月29日,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位于南坪街道金紫街的重庆再均餐饮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该公司当日正在经营,其油烟净化设施正在运行,南岸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对其油烟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其排放的餐饮油烟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超过《重庆市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78倍,构成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违法行为。考虑到该公司采取清洗运维等措施主动改正了违法行为,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其从轻罚款5千元。

【案件启示】

一是执法与监测联动,同步锁定证据。本案涉及油烟排放问题,需以监测数据作为判定油烟排放是否达标作为支撑。执法人员与监测人员同步开展工作,锁定油烟排放证据,多方证据合成证据链,相互印证、环环相扣。

二是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合法合理实施处罚。执法过程中开展普法教育,告知违法行为及后果,提高其思想认识。违法对象主动改正违法行为,消除环境影响是其思想认识改变的具体体现,同时,综合考量违法对象整改情况、危害后果、适用裁量基准等因素,对其予以从轻罚款,彰显行政执法为民的初衷。

执法过程中开展普法教育